9月20日下午,中山市教师教育“种大树”计划暨京师好老师生命成长营(第45期)开班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来自中山市各镇街和直属学校(幼儿园)的代表40余人共同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研修部主任吕文倩主持。
中山市教育工委委员、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红受邀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她以热爱读书开篇,强调文化在涵养师德方面的重要力量。王局多次引用《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延展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内涵。浇花浇根,修身修心,道是要回归的,术是要创新的。她寄语全体学员见贤思齐,爱读书以追求精神的滋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爱出发,种下一棵树,长成一片森林,助推中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负责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文静教授在开班仪式上作专题讲座《精神引领,文化涵养》。
王教授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治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在这一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区域统筹、一校一策”的教师管理模式,完善“自选菜单+定制菜单”职业道德教育的双培育机制,积极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在谈到当前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时,王教授重点谈了如何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王教授以8个故事为牵引,带领大家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寻找智慧,分阶段系统梳理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主张教育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强调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她提出“传承师道,立德树人”是时代的使命与担当,“重振师道尊严”才能振兴中国教育,且强化教师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王教授明确师德涵养的路径,即坚持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相结合。要用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教师通过读经诵典,将经典与圣贤的智慧变为个人自愿自觉的行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素其位而行,不断走向心灵的净化与生命的日新月异,这是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实效的“密码”。
当天晚上,全体学员还聆听了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张之锋的专题讲座《经典教育 立德树人》(中国教育传统精华概览),从更多角度、更广维度继续领会文化涵养师德的巨大作用。
撰稿:刘尚楠
一审:杨巧红,巩辉
二审:洪世林
三审:王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