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聚焦评估幼儿园活动组织、师幼互动过程质量的核心内容,引导幼儿园主动开展自我评估、自我诊断、持续改进。11月4日-5日上午,由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中山市西区第二幼儿园和中山市南朗街道中心幼儿园承办的中山市幼儿园高质量保育教育第三期评价专题培训活动顺利开展。2024年中山市幼儿园过程性质量监测幼儿园代表及各镇街幼儿园园长及教师代表300余人参与了线下主会场的学习活动,各镇街组织教师线上直播累计学习达2500人次。
活动伊始,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刘鑫鸣老师致辞,她向与会园长和老师表示诚挚的欢迎,希望通过此次培训,中山市各幼儿园课程质量和内涵发展更上一层楼,携手为中山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专题讲座
指南导向下教室里的真实评价
本次专题培训有幸请到了秦旭芳教授,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三级教授、博导,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辽宁省首届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
秦旭芳教授分享了《指南导向下教室里的真实评价》专题讲座,分别对《评估指南》进行解读,介绍了发展检核表、档案袋,综合报告在幼儿园的使用。
秦教授重点讲解了作品取样系统,它是一种真实性表现评价。通过发展指引及检核表、档案、综合报告三个板块的使用,进行幼儿发展的记录与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协助教师运用教室内真实的经验、活动与作品来记录并评价儿童的技能、知识和行为。
除此之外,秦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发展检核表的七个学习领域和《指南》五大领域的功能和目标对应,形成适宜的发展检核表;采取多样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日常表现,借助适宜的检核表评定幼儿发展水平。作品取样系统以标准指引观察记录的方式,帮助教师更了解自己在做什么、需要继续做哪些事,孩子正在学什么以及开始精熟哪些能力。作品取样系统与教师情境教学的评价相呼应,是动态的、允许变化的、持续进行的。
本次培训专题活动既有理论与观念的引领、又有改革与实践的反思,从多方视角聚焦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指明了中山市幼儿园质量自评的发展路径,帮助教师反思、开拓视野与开展创造性实践,对中山市幼儿园建立科学的评估导向,落实科学保教实践,引导教研为幼儿园实践、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全面提升中山市幼儿园保教质量提供了指导性建议,为中山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撰稿:中山市西区第二幼儿园、中山市南朗街道中心幼儿园
一审:刘鑫鸣,巩辉
二审:刘欢桐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