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对潮州市的对口支教帮扶工作任务,推进中山和潮州两市的教育深度交流。中山市教育系统新一轮“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等一行11人,于2023年6月5日-8日赴潮州市湘桥区开展以“技术融合,教育创新”为主题送培送教活动。本次送教活动,中山市名校长、名师们为潮州市湘桥区的校长和骨干教师们开设四场专题讲座、五节示范课,现场诊断三所学校。
6月6日上午,中山市“三名工作室”对口帮扶潮州送培送教活动的开班仪式在友好和谐氛围中举行,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四级调研员邓新山、湘桥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婷出席开班仪式。活动中,许婷副局长感谢中山长期以来给予潮州市教育发展帮扶,要求潮州市湘桥区150多名校长珍惜本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中山有效经验和做法;邓新山调研员表示中山市和潮州市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脉源远流长且渊源,希望借助这次中山市“三名”工作室的送培送教活动,促进两市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互学互鉴、携手并进。
一、技术融合专题讲座,推广中山先进经验
6月6-7日,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市湘桥区送培、送教活动课程围绕着“技术融合,教育创新”主题设计,共开设四个专题讲座。中山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教育装备部刘建华部长为潮州市湘桥区校长们送上题为《技术融合实验教学,创新引领教师发展》专题讲座。中山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港口镇中心小学李小健校长为潮州市湘桥区校长们送上主题为《多技术融合视域下教与学的变革》的专题讲座。中山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阜沙丰联小学詹前秒校长为湘桥区体育骨干教师们送上题为《借用数字化跳绳系统,助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数字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专题讲座。中山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第一中学陈卫军老师为湘桥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送上主题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四位名校长和名教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分享,成功点燃了湘桥区校长和骨干教师们对多技能融合下推进学校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适合自己学校的技术融合课程。
二、技术融合示范课,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6月6-7日,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市湘桥区送培、送教活动,中山市名师工作室五位成员为潮州湘桥区的五所中小学校带来五节技术融合的示范课。中山市华侨中学的刘帅老师为湘桥区的体育骨干教师上了一节《数字化跳绳》的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融合的示范课。中山市第一中学项婉老师为湘桥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送上《智能推荐》示范课。中山市开发区香晖园小学柳桦老师向意溪中心小学和相关下属学校的科学老师展示了《哪个传热快》示范课。中山市黄圃镇培红小学梁贤慧老师向潮州湘桥区凤新中心小学和相关下属学校的科学老师展示了《叶会蒸腾水分吗》示范课。中山市小榄镇东升初级中学王彩娟老师向磷溪镇侨光中学和相关下属学校的生物老师展示了《血流的管道---血管》示范课。这五节示范课全面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实验器材与学习主体之间的空间限制,如何科学利用集数字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各类终端和各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进而达到全面提升课堂效果,同时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入校把脉诊断,了解潮州教育现状
6月7日,中山送培送教专家组何彩霞校长、刘建华部长、李小健校长一行三人深入潮州市湘桥区三所乡村学校现场,通过参观学校,听取学校领导汇报,与中层干部座谈,访谈师生等方式进行现场诊断。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且制订好后续帮扶策略,帮助学校可持续发展。
本次中山市教育系统新一轮“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赴潮州市湘桥区开展以“技术融合,教育创新”为主题送培送教活动,四场名校名师的专题讲座帮助潮州的校长树立技术融合的理念,掌握技术融合教育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方法;五节名师的示范课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室等数字环境和各类数字化平台、资源、工具及技术,有效提升课堂效果;三所学校现场诊断,既帮助中山送培送教团队了解潮州中小学的现状和实际需求,为下阶段做好精准送培送教方案提供依据。
未来,中山和潮州两地将继续加强合作,通过组织更多精准式、立体式的研训活动,有效推动两地的中小学高质量发展。
一审:李泳绮,巩辉
二审:徐莹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