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幼小衔接教育的理论学习,深入交流实践经验,科学开展幼小衔接的研究,2023年5月23日上午,中山市第三场幼小衔接教育专项研训活动在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朝阳楼报告厅开展。本次的主题“中山市幼儿园和小学双向教研与跨学段课程建设”。
本次活动受到教育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教育督导室魏娴副主任,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陈雁玲副部长、刘鑫鸣研训员,中山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的郭俊清园长、游苑副妮园长、林莉老师,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王文儒副校长、郑秀明主任、陈玉玲语文科组长以及“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的实验学校和幼儿园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郑秀明主任主持。
首先,魏娴主任指出零起点教学中的零起点,不等于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的零能力。科学衔接任重道远。她肯定了“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组举办的多项活动,如好书共读、双向互通教研、同课异构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体现了三大特点:多组织联合推进模式、深度学习系统设计、多元融合凝聚力量,全面衔接提升质量。
接下来播放了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和中山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的幼小衔接项目组带来的融合课程研究历程介绍视频。
中山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的游苑妮副园长与林莉老师以“幼小衔接背景下主题深度学习探究”为主题分别介绍经验。
林老师给大家讲述了“秋天”主题融合课程案例《在秋日,与桂花相约》。林老师从“理论依据、幼儿能力分析、幼小衔接融合课程思考”分析课程来源,从“识桂、寻桂、赞桂、采桂、品桂”五个逐步深化的部分展示精彩活动全貌。
随后,游苑妮副园长则以主题融合课程《秋天》为例,分享“一核双轴”建构幼小衔接主题融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机关三幼探索的经验一是聚焦问题,确定幼小衔接课程方向:围绕幼儿深度学习,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二是落实措施,双向衔接教研。即采取“一核双轴”的理念,机关第三幼儿园与石岐中心小学开展双向教研。三是悟于倾听,以声见长——助推幼小衔接课程实施。机关三幼“一核双轴”的双向教研模式,实现了教研固定板块及模式化的转型,创新了教研的方式,推动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展。
王文儒副校长给大家带来报告《为儿童入学准备好学校》。王校长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是国家部署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石岐中心小学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指导下,一直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力图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比如坚持一年级新生适应性学习培训,开展幼小联合教研,课题探索“统编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课堂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读书分享、专题讲座等等。2022年9月,石岐中心小学更是在陈雁玲博士、李姝静部长、刘鑫鸣研训员的带领下组建了主题融合课程课题组。主题融合课程课题组成员深入机关三幼研究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科学之道。会上,王校长还给大家带来石岐中心小学开展幼小衔接融合课程经验分享:如何筛选出融合主题“秋天”“夏天”;怎样围绕主题将语文、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数学等学科融合;如何环环相扣开展教学实践;梳理主题融合课程实践反思;提出融合课程的展望。
接着,何小雅老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谈谈开展主题融合课程的感受“幼小衔接巧融合 无缝对接助成长”。何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指出:融合课程适应一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增强孩子多方面能力。
紧接着,龚宝香老师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分享主题融合课程中的学生学习——以一(3)班美术课程《夏天的昆虫》为例。龚老师为一年级多个班级的美术老师。她通过研究对比得出:开展主题融合课程的班级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更加专注投入、学习更加主动愉快。融合课程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现场互动环节中,东区远洋学校林振媛副主任提出了关于融合课程的思考,来自开发区红霞园长代表发表了感言。
本次小学与幼儿园的联合分享,为中山本土化幼小衔接提供了幼儿园和小学双向教研与跨学段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儿童入学准备好学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责无旁贷。幼小衔接巧融合,双向奔赴助成长。我们将会继续扎实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为孩子的幸福未来搭建美丽彩虹桥!
撰稿人: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何小雅
一审:刘鑫鸣
二审:李姝静,巩辉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