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tle}}

    {{dh}}

您当前的位置: > 培训动态 > 详情

【中山师说·师训】中山市第二届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主题研修活动顺利举行

2023-12-13 01:26 浏览次数:2041

在不断变革的教育领域,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至关重要。为了切实加强中山市中小学教师队伍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23年12月1日,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在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中山市第二届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学习科学与教学风格凝练”主题研修活动。市教师发展中心特邀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认知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徐晓东教授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明为全体学员授课。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师资管理科熊宗强科长、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洪世林主任、刘欢桐副主任以及教师培训部陈少芳部长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中山市实验中学刘湘衡老师主持。

三年蓄势谋发展,风物长宜放眼量。活动伊始,陈少芳部长从总体思路、基本策略、实施路径、活动课程设计和考核评价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了《中山市第二届青年教师领军人才三年培养方案(2023—2026)》。

接着,刘欢桐副主任宣读导师名单并颁发导师聘书。中山市第二届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指导教师分为研究专长的理论导师和学科专业的实践导师,通过“双导师”引领,实现“一科一策、一人一案”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勇于创新创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较强区域竞争力的青年教师领军人才。

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由市教育和体育局统筹。讲座学习开始前,熊宗强科长先作动员讲话,熊科长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开展的重大意义,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老师们经过三年的培训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老师。

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呢?徐晓东教授通过讲座《学习科学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方法》从教师的教学研究方面指出好老师的前提是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者知识。徐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旨在为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经验、特殊的实践,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探寻个体自我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最后,徐教授分享了好老师从教学中学习的三种新模式:专家进课堂评议促成长、研学助教、现象为本的课例研究。

教师专业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调整和适应,不断寻求专业反馈和专家指导。

下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明为中山市第二届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教学风格的形成关键与凝练策略》。讲座中,闫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大家揭示了教学风格形成的奥秘,以及如何有效凝练教学风格的策略。

闫德明教授首先强调了教学风格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他指出,教有风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随后,闫德明教授从教学风格的来源、展示、印证、依据等方面对教学风格展开了具体的阐释。他还详细分析了教学风格的形成关键。他认为,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以便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和策略。最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需求和学习特点,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在讲解凝练策略时,闫德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他建议教师们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以不断探索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他还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教学风格的形成关键和凝练策略,还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和应用这些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梁朝文、雷小云;

摄影:黄杰军

一审:陈少芳,巩辉

二审:刘欢桐

三审:洪世林


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