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tle}}

    {{dh}}

您当前的位置: > 培训动态 > 教师培训 > 详情

【中山师说·师训】中山市2022级中学语文新教师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2024-05-20 03:01 浏览次数:2034

2024年4月26日,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中山市林志英名教师工作室共同开展了专题培训,活动由中山市实验中学承办。中学语文2022级新教师、林志英名师工作室中山学员及惠州潮州入室帮扶学员约150多人参加了培训,专题培训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课例观摩与工作坊实践研讨形式进行。中山市名师林志英和市中学语文新教师培训负责人共同策划并参与了本次培训。

在上午的培训中,中山市实验中学的张燕芬老师和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的汤铸莹老师,围绕“信息化背景下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融合策略和实践”主题开展了两堂公开课。

张燕芬老师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曾获“中山市第四届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中山市首届高考语文试题评析比赛一等奖”等省市级荣誉十多项,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与《语文月刊》中发表文章。她所开设的公开课《兰亭集序》以王羲之心情变化为线索,层层挖开文章的内涵;以“生死”为主题统筹全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该课中,张老师采用多种信息化策略,将课文讲解与技术运用融合在一起。通过布置上网查询“古人评价《兰亭集序》”的预习任务,采取配乐朗诵的朗读手段,利用希沃白板上的小游戏和传投屏功能、AI 现场人机对话,及邀请函、朋友圈的情境任务设计,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达到深化讲解、深入浅出的效果。

汤铸莹老师曾获中山市初中语文2023年度现场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中山市优秀班主任,广东省教育厅“喜迎二十大 筑梦新时代”中小学征文优秀指导教师,中山市初中学生创新作文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等荣誉。汤老师的公开课《屋漏窥世相,己苦哀民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设置情境梳理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现实,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通过AI绘图总结诗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形象,拓展了中国古代爱民思想的传承,以及我们在当代要如何传承爱民文化。汤老师运用拍照上传、AI绘图、放大镜等技术丰富课堂,达成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有效融合。

在观摩课研讨环节,两位授课教师结合研修主题,分享了各自备课的思考、上课的反思以及课后的改进方向,中学语文新教师培训负责人结合两位老师的观摩课,重点总结了研修主题在两节观摩课上是如何体现的又是如何落实的,以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应注意的三个点:守住语文课、技术做支撑、关注学生习得。

下午,林志英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与2022级新教师通过工作坊的形式面谈交流,围绕“信息化背景下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融合策略和实践”作小专题分享和交流。

来自中山市小榄中学、教龄超20年的方学平老师认为,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补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挖掘传统文化;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品赏诗词意境;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延展课外诗词,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中山市华侨中学张海蕴老师从课前备课、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分享。在备课环节,尽可能地占有详实又丰富的网络资料,做好文本解读;在课堂环节,利用好音频和视频资料,合理创设情境;在课后环节,提供给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可视化证据。用智学网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也更具针对性。

中山市小榄中学李雪莲老师重点围绕信息技术+语文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讲述了具体的措施,包括设置在线预习任务,实行打卡积分;利用VR、AR技术虚拟仿真系统,创设文化学习情境;借助在线作业平台,提供详细的数据统计等等。特别是课中、课后的教学评价系统为课前的预习提供了详实而可靠的数据,使三个环节形成完美闭环。

在分享环节中,2022级中学语文新教师代表对信息化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理解和困惑。新教师代表分享了参加的研修活动中看到的对希沃白板、平板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认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也应积极拥抱时代,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方式,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和创新思维。

中山市濠头中学校长、林志英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林志英从新课标要求、科研风向出发,给新教师和学员们讲了语文课堂融合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林校长与新教师们、学员们亲切交流,介绍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反复强调“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重要性,强调“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因此,信息技术要服务于学科素养,要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有效结合。林校长还分享了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和制定个性化培优方案的案例。

本次培训的主题,紧扣新课标要求,展示了中山名优骨干教师的最新实践探索成果;市级新教师培训与林志英名教师工作室联合举办,是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是新教师培训不断改革培训形式的有益探索;培训通过示范课与工作坊相结合的方式,让新教师深度参与研修过程,与名师、骨干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探究,搭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分享平台,希望新教师们勤思笃志,深入学习,积极顺应时代教育发展大潮。

01.jpg

02.jpg

03.jpg

撰稿:中山市林志英名教师工作室

摄影:中山市林志英名教师工作室

一审:陈少芳、巩辉

二审:刘欢桐

三审:洪世林

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