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由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中山市三鑫学校协办的名家讲坛(总195期)特邀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政涛教授,开展了主题为“双新时代的好课——核心导向与基本标准”的专题讲座。
所有的教育人都是在不同岗位、不同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努力地上出好课。然而,好课的标准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不同时代的教育人,都有对好课标准的理解、判断和主张。李政涛教授认为,双新时代的“好课”要做到:实、放、清、细、深、融。
实
1.扎实
教师要上有意义的课,学生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一定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一定是要有进步、有收获、有提升的。
2.充实
教师要上有效率的课,教育就是把人的潜能变成现实,课堂上要关注有潜能的学生,争取让他们每节课有进步、有收获。
3.丰实
教师要上有生成的课,教学的本质是“即席创作”!每个老师都是课堂作家、课堂艺术家、课堂创客,与学生共同创作课堂作品。
4.平实
平实的课程就是常态的课程,公开课的精雕细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日常课,更能滋养教师专业的成长。
5.真实
一堂好课不是完美无缺的课,而是有缺憾的课;有缺憾的课才有发展的空间,有问题才能引发学生追问、促进学生发展。
放
李教授提出,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多样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多样的互动形式,同时,把权利还给学生,包括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工具权、总结权等。
清
1.清晰学生
老师们要读懂学生、研究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对学情进行一度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情二度清晰,在教学反思时对学情三度清晰。
2.清晰内容
3.清晰目标
目标不要广而宽,不要无所不包,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十全大补”。要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准打击。老师在备课时找到本堂课的提升点或生长点。
4.清晰教学方法
5.清晰教学环节
课堂要清晰每个环节要解决什么特殊问题或特殊障碍,要清晰环节之间的关联、衔接、推进或提升点是什么。
6.清晰指令教学指令应避免抽象指令。
细
教师要对教学细节进行揣摩、设计、实施、反思与重建。
深
“好课堂”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既要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地发生,也要让学习深度地发生。而深度学习需要深到思维,深到情感,深到审美当中去。
融
“融”主要包括:跨学科融合、双线融合、双师融合和五育融合。
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帮助与会者进一步明晰如何去上好一节课,如何去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
撰稿:蔡东錡
摄影:龚鉴
一审:陈少芳,巩辉
二审:刘欢桐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