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备受瞩目。12月12日上午,中山市“名家讲坛”活动在中山市烟洲中学报告厅举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学主任李政涛教授为全市中小学校长及直属学校后备校级干部约300人,带来了一场题为《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趋势》的精彩讲座。
李政涛教授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此外,他还担任教育部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秘书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以及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等重要职务。
在这场讲座中,李政涛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前沿发展趋势。李政涛教授首先聚焦了“新时代”和“前沿”两个关键词,论述为什么研究生和研究者要有前沿敏感和前沿自觉。他指出,把握前沿要踩准四个台阶,即瞄准前沿、面对前沿、立足前沿和引领前沿,而从瞄准和面对走向立足和引领,则需要理解如何把握三敏、三格和三见,以及学会六追踪。
三敏,即敏感、敏锐和敏捷。李政涛以近期的热点跨学科教学为例,结合夏雪梅教授的研究,强调我们要敏感地把握新方向、新目标、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举措,敏锐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判断、见识,最后敏捷行动,将所思所感所悟转化为实际行为。而三格则指原则、规则、规律等“格律”,发扬美好价值观的“格局”,以及追求境界和风格的“格调”,三者分别对应了求索教育本质的“真”,思索什么是好教育好学校好教师的“善”,和探索至善至美境界的“美”。理解了三敏和三格,还要学会“三见”。见己,了解自我的优势和独特性,也不忽视自我的局限;见人,不但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也要看见家长,促进家校协同;见天下,教育要立足国家,放眼人类文明。
“六追踪”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李政涛教授通过细致的举例,告诉我们要追踪重大会议、追踪政策文件、追踪顶尖期刊与出版社、追踪代表人物、追踪年会论坛、追踪立项课题。
在“为什么要把握前沿”和“如何把握前沿”之后,本次讲座的重点落在了“有哪些前沿”上。李政涛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的教育前沿热点共有五个大的方面,即教育强国,立德树人,教育家精神,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五育融合。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例,研究者常常着眼于“高质量”而忽视了“体系”,而正是体系在支撑着高质量。他从理念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研体系四个方面着手,旁征博引,立足教育现实,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李政涛教授的讲座让在场学员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为校长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名家讲坛”系列活动将继续举办此类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以促进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推动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
撰稿:李泳绮
摄影:韩雨
一审:李泳绮,巩辉
二审:刘欢桐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