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tle}}

    {{dh}}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资讯 > 中心动态 > 详情

【中山师说·数字化学习】AI引擎驱动教学创新,辐射机制赋能教师成长丨中山市第29-30期中小学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成功举办

2025-10-30 09:06 浏览次数:161

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能力,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于2025年10月22日与24日成功举办了第29-30期中小学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两期工作坊分别以“零基础教育智能体设计与开发实战”和“手把手教你构建AI教学助手:基于多维表格的智能工具开发实战”为主题,聚焦前沿技术,采用小班互动实践模式,为全市80名骨干教师带来了深度赋能体验。

聚焦前沿技术:从“智能体”到“智能表格”赋能教学创新

本期研修班紧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热点,旨在帮助教师从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教学产品的设计者。其中,教育智能体代表了超越简单问答的下一代AI应用。它并非单一模型,而是通过工作流引擎将大语言模型与多种工具(如知识库、搜索引擎)动态组合的“虚拟专家”。第29期工作坊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仇星月博士主讲,深入讲解了教育智能体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坊以“英语学习助手”和“文献读评智能体”为案例,引导教师系统掌握提示词工程、插件调用、知识库管理以及多节点工作流程设计等核心技能,助力教师构建能够理解个性化需求、处理复杂教学任务的专属智能助手,这种能够理解目标、规划步骤和执行任务并持续优化的智能体,为实现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高级教学场景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第30期工作坊由东莞市教师发展中心乔世伟博士担纲主讲,重点推介了飞书多维表格这一“零代码”应用开发平台,飞书多维表格则代表了“结构化智能”的落地。它融合了数据库的强大数据管理能力和AI模型的认知能力。乔博士通过“植物识别小百科”“智能作业批改与反馈平台”等生动案例,演示了如何像搭积木一样,快速将AI能力(如图片识别、文本分析)与多维表格的数据管理、自动化流程功能相结合,开发出轻量、实用且可反复使用的教学管理工具,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让学科教师也能轻松实现教学流程的智能化。

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学习-实践-辐射”闭环生态

本次研修班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其创新的“精准师训”模式,强调“学以致用,辐射引领”。项目严格遵循小班制(每期限额40人),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获得充分的实操指导。更重要的是,工作坊明确要求参训教师结业后必须完成“两个一”的返岗实践任务:培育一个高质量课例或在校内辐射一场专题培训。为支持这一机制,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配套推出了“种子教师示范辐射培训认定”和 “万师创课”活动。完成课例的教师可提交作品参加“万师创课”评选,优秀课例将在中山市教师研修网向全市展示;完成校内辐射培训的教师,则可进一步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申请获得市级授课证明。这一设计旨在将培训效益放大,让一位参训教师成为一颗“种子”,影响和带动更多教师共同成长,构建起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两期工作坊内容前沿、实操性强,不仅掌握了实用的AI工具,更深刻理解了“人机协同”的教学理念。这种“任务驱动+长效辐射”的培训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获得感,为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注入了强大信心。

8de22a52c647b285b8d48bd8096948e2.jpg2de7918cf590e00733bbd33d099e8dcd.jpg图文:林书兵

一审:倪唯蓉

二审:巩辉

三审:刘欢桐


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