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tle}}

    {{dh}}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资讯 > 中心动态 > 详情

华南师范大学李思娴副教授来我院作“游戏中的儿童行为观察与教师支持”学术报告

2018-04-03 01:29 浏览次数:9330

  自2015年底省教育厅出台《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以来,自主游戏活动在中山市受到空前的重视,幼儿园的游戏场地、空间、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甚至形成了本园的游戏特色。但是,很多教师在幼儿游戏的时候无所事事,看不到孩子学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支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为帮助广大幼儿教师深刻领会幼儿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更好的促进幼儿学习经验的习得和游戏水平的提高,3月31日下午,市教师进修学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李思娴副教授作“游戏中的儿童行为观察与教师支持”学术报告。

  李思娴,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心理学博士,华南师大教科院学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估、幼儿游戏。担任、主持多项教育部、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广东省社科规划办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李教授首先通过两份沙土区的观察记录让老师们分析好的观察记录应该是怎样的——要客观、有细节、能够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其次,李老师结合具体的文本、视频为我们解读了幼儿游戏观察的六大技术:客观性,避免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光环);细节性,通过自我训练、加强对儿童的了解以及借助媒体技术(相机、录音笔、手机等)辅助等来实现;情绪性,内隐情绪与外显情绪有时会不一致(如内隐委屈,外显是愤怒),儿童会通过自我调节(如握拳、闭眼)缓解内心的紧张或恐惧,情绪易收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关系性,亲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同伴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全面性,从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去观察和分析;系统性,完整记录儿童的游戏过程。然后,李教授结合案例为我们呈现了幼儿行为分析的两种方式——整体分析(全面分析)和关键点分析。接下来,李老师利用视频和图片故事为我们分析了教师有效支持策略——给足时间、提供材料、有效提问,而无效支持往往表现在教师决定游戏的主题、玩法、材料。最后,通过“公主与灰姑娘”的案例,李老师为我们阐明了一个观念:教师高效的观察、分析和支持,不仅限于一次活动,更是幼儿园课程生成与实施的重要手段。

  李思娴老师的报告引起学员们高度的共鸣,学员们普遍反映听了讲座能够知道观察什么、用什么方式观察、记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要如何支持孩子的游戏。感谢李老师的专业引领,相信我市广大幼儿教师能够获得启发、成长进步。


  


撰稿人:张士雷 供稿人:吴楚燕 文章来源:市教师进修学院

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