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9月19日下午,由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中山市杨仙逸中学承办,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为主题的中山市第二届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项目“青年领军大课堂”总第2期(高中数学专场)活动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以“基于‘理解’的高中数学教学”为研修主题进行课堂观摩、评课研讨,中山市第二届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中山纪念中学符自祥、谢林涛老师,中山市第一中学朱欢老师,中山市烟洲中学张礼明老师以“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为主题进行课堂展示。中山市教研室高中部部长、高中数学教研员方勇老师、中山市杨仙逸中学教务处主任张秀芬、副主任程松,总务处主任、高三年级主任乐小良等受邀出席了研讨活动,广东省方勇名教师工作室、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数学学科教研基地项目(中山)、2024年广东省课改深化行动项目组,中山市谢榕平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及各校高中数学教师一百余人参加了活动。四位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在“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这个主题下,基于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解读和授课,为与会老师呈现了高质量的教学示范课。中山市纪念中学的谢林涛老师认为解三角形的内涵,其实质就是利用正余弦定理建立边角的方程并求解方程,谢老师以两道高考题和两道变式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找到破题的关键。谢老师引导学生的核心的思路有三种:一是设角为变量,利用边的关系建立方程,二是设边为变量,利用角的关系建立方程,三是添加辅助线,利用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从某个三角形找到突破口或者简化运算过程。谢老师的课堂以学生的思维为起点,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直达问题的本质,揭示了解三角形的方程本质,不同的学生都有较大收获。
中山市第一中学朱欢老师立足《解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问题》,以三角形为基础,引导学生回顾了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深入探索角平分线性质铺路。朱老师精选例题,多角度剖析,揭示角平分线的本质。朱老师特别强调方程思想,将几何问题代数化,这节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角平分线问题的理解,更是帮助构建起解三角形与基本不等式等其他知识的综合认知网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阶。
中山市纪念中学符自祥老师从勾股定理出发,带领同学们回顾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从几何问题着手,引导同学们从规范作图的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熟悉解三角形的算理,再从方程思想加深同学们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解三角形问题中边角关系,图形,方程的一致性,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搭建知识的网络。
中山市烟洲中学张礼明老师执教了《从几何视角看解三角形问题》,从三角形最本源的几何特性出发,引导学生用几何视角探究三角形中六个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并从最新的2024年的两道高考真题出发,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三角形图形,既强化了几何图形的本真,也体现了正、余弦定理的工具作用,让学生能结合代数和几何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张老师一直强调“向规范要成绩”,从细微处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精神。
课堂观摩后,与会老师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评课研讨。中山市杨仙逸中学教务处张秀芬主任代表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对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山市发展中心及中山市高中数学教研员方勇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老师们有机会学习到领军教师们的‘领航式’课堂教学方法,以研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中山市杨仙逸中学乐小良主任和程松主任也对活动的举办和领军教师带来的精彩课堂表示高度评价,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本次活动的核心主题是“基于‘理解’的高中数学教学”,该如何“理解”数学,又该如何“理解”教学?领军培养对象实践导师谢榕平老师以“理解数学——为理解而教,为理解而学”为题的进行了专题分享。她从“理解数学”的概念及内涵、理论基础、教学模式和实施路径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谢老师认为,理解数学不仅要求教师理解教材、教法,更要求教师理解学生。结合四位领军教师的课堂,谢老师认为四位老师都能很好地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理解的教学,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她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基于“理解”的教学。
活动最后,中山市高中数学教研员方勇老师对本次“青年领军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方老师不仅高度认可了此次活动的意义,更对授课教师们展现出的独特教学风格和深厚专业功底表达了赞扬。方老师还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平台,让青年教师们有机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携手开创中山数学教育的新篇章。
撰稿:罗楚莹
一审:陈少芳、巩辉
二审:刘欢桐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