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数字化学习部于2025年4月11日成功举办第20-21期中小学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两场分别以“AI赋能PPT的实践应用”与“AI赋能高效办公”为主题的工作坊在教师发展中心106室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作为本年度“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系列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办公效率提升需求,吸引了全市80多名中小学教师通过自主报名方式参与。现场座无虚席,互动氛围极其热烈,充分体现了一线教师对AI技术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高度重视与迫切需求。本次研修班延续数字化学习部力推的精准师训模式,通过构建“训前测评诊断—智能匹配课程—分层任务实操—动态效果追踪”的全流程培训体系。参训教师通过扫描中山市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专属二维码完成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测评,系统从教师数字素养五个相关维度为参训教师生成教师个人素养画像,并自动推送适配课程模块,实现教师培训课程的个性化选学。
首场“当AI遇上PPT”工作坊,徐成刚老师借助“最美教师”刘秀祥的感人育人故事,现场展示了WPS AI如何迅速构建教学叙事框架,通过腾讯元宝智能工具采集背母求学、扎根山区等事迹的多模态素材,重点解析PPT模板智能适配、动态数据可视化、HTML5互动游戏嵌入等技术难点。参训教师在实操阶段分组体验了从“AI生成初稿”到“人工教育叙事优化”,再到“版权合规审查”的完整训练流程,徐老师精细地为每个学员提供扩展程序安装、文件扩展名修改(如演示文稿转HTML格式)等技术支持,确保每位学员掌握从基础排版到高阶交互的PPT设计技能。第二场“AI赋能高效办公”工作坊则聚焦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痛点问题,林书兵博士详细剖析了智能文案写作、自动生成报告总结、幻灯片快速创建、AI图文快速翻译、智能邮件管理以及自动生成思维导图等十多个工作场景,在分别介绍这些场景的自动化办公技巧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WPS AI的核心功能,包括常见功能使用方法讲解,文字的智能写作、排版、校对和内容辅助功能;表格的数据智能处理、计算、分析及与其他应用的互通功能,以及PDF的阅读编辑、格式转换调整功能和在线智能文档的智能文档、表格和表单的AI功能,让参训学员体验了智能化办公的基本流程、广泛应用场景和显著优势。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师培训成果的转化,数字化学习部还同步启动了三大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在个体层面,实施“教师发展个人支持计划”,针对那些在专业成长上存在明显困惑或有强烈需求的一线青年教师,通过积极组织中心多部门联合的教师发展圆桌论坛研讨活动,构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期跟踪机制,以精准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其二是种子教师示范辐射培训计划,针对参加数字化学习部组织的市级专题研讨班培训项目教师学员(含中山市中小学教师骨干研修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专题培训、中山市人工智能教育专题培训,中山市教师数字素养专题培训等专题),返校后开展同类主题辐射培训,经数字化学习部审核符合相应标准者,授课教师即可被认定为培训项目种子教师,颁发相应市级授课证明。此外,数字化学习部还在开展中山市万师创课活动,活动围绕“汇聚本土智慧,赋能教师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广泛邀请中山市全体中小学教师参与,征集多样化的相关主题培训课程,并择优上线至中山市教师研修网,以期惠及全体教师。三大计划致力于深化教师培训效果,共同为一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成长阶梯。本次研修班的火爆场景与高度参与,反映了一线教师借助AI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的迫切需求。现场调研反馈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AI工具显著减轻了事务性工作负担,使他们能更专注于教学设计的核心。然而,也有教师表达了对过度依赖技术的担忧,可能会影响教育质量和师生互动。对此,徐成刚老师在总结环节强调“工具理性与教育情怀的平衡之道”,通过展示手动调整AI生成课件中失真的情感表达案例,引导教师建立“技术为内容服务”的认知框架。林书兵博士也在讲座末尾提出相关的问题反思,AI让办公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让人变得越来越傻瓜化,我们多余的时间留下来干什么?AI时代还有哪些能力不会被机器取代?等问题,并提示,在AI时代,从以前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逐渐转化为“你不是在同人在战斗”的局面,随着我们对事务性内容的要求和质量的提高,不会用AI的人生存空间将变得愈发狭窄,可以预计,大量的AI生产内容充斥在屏幕前,会造成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和评价困顿,未来以“AI对付AI”的局面可能将长期存在,这进一步凸显出教师批判性思考、评价决策以及多元联通等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AI技术正在快速重塑教育生态,本次两场工作坊不仅提升了教师办公工具应用能力,更激发其探索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主动性。在广东省刚刚出台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的政策背景下,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推出AI赋能教师专业系列培训课程,并通过系列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打造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撰稿:林书兵
一审:巩辉
二审:刘欢桐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