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小学是孙中山先生接受启蒙教育的学校,也是杨殷、陆皓东等革命仁人志士的母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地处南朗翠亨村旁,占地122亩,环境优美,设计超前,香山书房入校园,硬件设施比美城区学校,1500多位学生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2022年6月2日,南朗街道办事处与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集团化办学签约,翠亨小学成为“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周锦连书记,黄伟祥校长高度重视教育集团化的整体规划工作,先后选派梁建华,郑秀明担任翠亨小学校长,采取“以研促教,多维赋能,整体提升”的教研策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形成基于集团化办学的翠亨小学校本教研模式。
一、精准诊断、整体规划
集团总校对翠亨小学进行了调研、诊断和分析,将目光聚焦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高质量办学的保障,学校通过增加编制和转合同的方式,稳定教师队伍;重视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集团总校和翠亨小学采取五大模块的精准措施:派驻骨干,引领教研;分层进阶,靶向教研;教研互联,资源共享;专家顾问,团队集研;以赛促训,突破难点。
二、派驻骨干、引领教研
集团总校与翠亨小学,在合作办学期间,按照六年期、三年期、一年期等,向翠亨小学派驻骨干教师(包括教学行政、学科组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等),成为学校管理行政、教研科组长、学科导师,与翠亨小学教师一起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共同研究,解决教学难题。
集团总校先后选派语文、数学、英语、信息、体育、道法、科学、心理等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等10多名骨干教师,常驻翠亨小学。他们身体力行,以身示范,规范引领老师开展教研,手把手带领各学科组老师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如陶艺室、翠心苑、书画室、农家乐等成了学生陶冶情操,活跃身心的好场所,促进翠亨小学办学的高质量发展。
三、分层进阶、靶向教研
按照翠亨小学教师的年龄、教学优势,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按四个方向进行定位和整体的规划,制定相应的教研提升策略:
1.星级骨干型教师——交流跟岗 沉浸式提升
将具有良好教研能力和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派驻到集团总校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跟岗学习,带班上课实践,同步参加总校所有教学教研活动,包括教学教研参赛,总校安排带教师傅开展一对一教研指导。两年多来,近20名教师参与其中,增强了翠亨小学的教研引领力量。
2.成熟稳定型教师——联合教研 压担子锤炼
学校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组织成熟稳定型教师与同科同级青年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师徒绑定教育教学成果,将成熟稳定型教师推到前台,开展压担子锤炼。
3.长效发展型教师——导师引领 专家定点跟
学校制定导师制开展教研培训。总校选派优秀教师作为学科导师,与翠亨小学长效发展型的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子,每月定期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教研指导。每年至少有25名教师参与此项目,借助集团总校的力量,整体提升翠亨小学教师团队的教研水平。
4.基础提升型教师——深入课堂 多对一指导
翠亨小学还采取深入课堂、多对一指导的策略开展教研,专家顾问、学科导师、带教师傅等运用多对一的方式,指导基础提升型教师。通过约课、推门听评课、查教学资料、查作业批改、观察其培优辅差等途径,对其进行贴身指导, 做到“学一课、上一课,听一课、评一课”。
四、教研互联、资源共享
集团总校制定教研互联、资源共享的制度。将两校各学科的教研调整为同一时间开展,方便现场教研或者网络互动。集团总校的一切日常教研活动、专题教研活动、专家学者的教研培训,分享给翠亨小学全员全程参与。
集团总校的教研资源,包括所有教研规章制度、教研成果、课题资料、论文方案、活动安排等,按需全部开放。翠亨小学能迅速获得丰富的教研资源,快速提升教研质量。
五、专家顾问 团队集研
集团长期聘请专家顾问指导团队开展教科研活动。如翠亨小学在中山教育联盟展示的课例《富饶的西沙群岛》,在专家指导下,将智能设备功能和教学设计充分融合,在“语文课堂教评智能化”迈出探索的步伐。“生活中科学探究”和steam项目“未来医院”在市决赛中,获中山市集体项目一等奖;《童唱未来》获市2023年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一等奖等,体现出专家顾问的指导成效。
六、以赛促训 突破难点
翠亨小学以各学科的教学比赛为突破点,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理念分析、手段设置、过程实践、赛后复盘等,组团参赛。在2023年开展的10个学科市级教学比赛中,翠亨小学有7个学科教师代表南朗街道参赛,取得喜人成绩。如吕梓健老师获市信息技术教学比赛一等奖;张宪慧老师获市语文教师素养技能比赛第四名,并获市主题班会比赛二等奖,李泳颐老师获市道法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等。
仅两年,学校获得“中山市书香校园”等市级荣誉14项;南朗街道团体奖励3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奖励165人次、市级119人次。这是翠亨小学“以研促教 多维赋能 整体提升”教研模式探索的效能体现。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弘扬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努力向学 蔚为国用”的爱国精神,向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百年名校目标继续迈进。
撰稿:郑秀明
一审:陈雁玲,巩辉
二审:周勇
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