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tle}}

    {{dh}}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资讯 > 中心动态 > 详情

【中山师说·监测评价素养】提升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素养,这份书单请收好!

2025-10-30 09:24 浏览次数:38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已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体检仪”与“指南针”。阅读经典与前沿的相关著作,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方法,更能建立起“基于证据、持续改进”的教育治理思维模式。为此,我们围绕区域、学校、教师三个层面,精选了一份提升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素养的实用书单,助力您将监测评价真正转化为有效决策与育人的工具。

区域层

推荐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专家团队编写的《中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丛书》。这套书系统梳理了国际经验、工具研发、抽样设计与数据分析、报告撰写与结果应用等全流程内容,堪称该领域的“权威指南”。适合市、镇街两级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人员系统学习。

dfff3381f6ace6f520e8a66fe575c94b.png83760347fa7b513f633e3bf961a7e094.png0b5a54233eeb08a044a45d44d9ef7044.png790eef6947465e063e4e90a58958a4ae.png

学校层

推荐北京师范大学李凌艳教授著作《学校诊断》《卓有成效的校长》。《学校诊断》系统建构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诊断”模型、指标体系、工具套件和实施规范,易于学校学习理解和应用。

1ee1cdeb55ae675e21e73f187ffbd247.pnge6e10760a08f7ba108961af0f0c44ca8.png

李教授长期扎根基础教育一线改革前沿,以诊促建,与多所学校共同研究探索卓越学校发展路径,基于近十年对百余所学校的实证研究,形成姊妹篇《卓有成效的校长》,提出了判断校长卓有成效的标准,并建构了校长行为的系统性框架,对于提高校长领导力极具参考价值。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立涛所翻译的《校本评估与学校发展》,有助于学校厘清校本评价与校外评价的区别与关系,了解校本评价应该评什么以及如何评。

3421f4dd79343b7f37a1858bcc3bfcd6.png

教师层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说过,“教师不仅要学会教学,更应学会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会评价的教师一定是上不好课的”。当代学生学习评价强调从对学生的评价(asessment of learning)走向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asessment for/as learning),不仅关注学生“在哪里”,还关注学生“去哪里”,以及如何“到达那里”。表现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是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周文叶教授所著的《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理论与技术》,系统地探讨了如何开发和运用表现评价。其中,量规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标准,可学习和参考《如何编制和使用量规》《学习评价7策略:支持学习的可行之道》提供丰富实用的评价工具与策略,助力课堂改进。c9675e74d380e1a8db44598708097b5a.png198a2293dd6584a697b46af240691c9f.png6c48051345318905fc112c0ee193de58.png

如果您在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方面

有实践成果或阅读心得

欢迎投稿交流,共同进步!

如果您在做区域或校本化

评价实践或研究过程中

需要获得支持

我们将提供一对一服务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和上传相应资料

5aeaa4737c3104beb51d5c369b27b57e.png


下期预告:教育为何需要做“循证改进”?

撰稿:张志红

一审:倪唯蓉

二审:罗强,巩辉

三审:洪世林

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